Issue 86 顶级企业 CEO 教你如何做决策
抱歉,这周推送有点延迟,最近跟 fonter 做了个叫播客小捕手的项目,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链接看看,或者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:
一、好好学习
1.1 TKP Insights: Making (Even) Better Decisions
本周推荐 The Knowledge Project 关于决策相关的 Podcast,这一集聚合了以下五位嘉宾关于做决策的理解:
Ventakesh Rao:航空航天工业博士,作家兼顾问,Ribbonfarm 博客的作者。
Maria Konnikova:心理学家,作家,职业扑克玩家。
Patrick Collison:Stripe 联合创始人,Stripe 目前估值约为 900 亿美元。
Annie Duke:认知行为决策科学作家,职业扑克玩家。
Tobi Lütke:Shopify 联合创始人,Shopify 目前市值大约是 500 亿美元。
Ventakesh Rao:三种类型决策者
概念推理框架(Conceptual reasoning framework)这类人进行决策时,通过决策框架进行决策,而不是直觉。这类人会比较崇尚个人主义。比如,关于堕胎是否合法,此类决策者,更多的从问题本身去思考,可能会考虑堕胎的好处和坏处等。
道德推理(Ethical reasoners):通过对是非对错的深刻直觉进行决策。某些时候,通过善恶来简化决策过程是个不错的方法。同样是堕胎的问题,这类决策者,考虑更多的是这个行为的善恶,不回考虑得失。
关系思考(Affiliational thinkers):这类人每个决定都归结为他们属于哪些群体。这种决策框架,可以说是人类最古老的决策框架,整个决策过程和框架都是基于他们那所属的群体的集体意识。还是堕胎的问题,这类决策者,考虑的更多的是他们属于哪个群体,比如保守天主教徒会认为这是违法的。整个决策过程更像是一个情感共鸣的过程,对于第一类决策来说,这种决策方式就比较蠢。
Maria Konnikova:少一些确定性,多一些质疑
在职业生涯中,最大的改变是从「一个马上要赢」的选手转变为「更有思想」的选手。更专注于思考比赛过程,以及做出决策背后的动机。
在决策的过程中,需要将行动(Action)和结果(Outcome)区分开。只要你的思考过程是可靠的,并采取了相应的行动,即使你最终得出了错误的结果(比如扑克牌比赛中,得到了对你不利的牌),你也赢了。
Maria 的第一本书是关于福尔摩斯的。在书中,她认为华生促使福尔摩斯成为更好的侦探,因为华生通过提问题的方式,帮助福尔摩斯发现自己逻辑中以前没有发现的缺陷,从而让福尔摩斯成为更好的侦探。无论你在做什么,如果你想要成为一个好的思考者,那就需要寻找一个这样的人:你和 TA 可以进行交谈,并且 TA 能够用语言表达你的思考过程。
福尔摩斯其实也是个有感情的人,他所做的就是承认自己的情绪,承认它们,如果它们与做决策无关,就不予理睬。扑克牌顶级选手,在比赛中保持冷静并做出决策,和福尔摩斯类似,并不是他们没有感情,他们在比赛中会识别自己的情绪,并弄清楚自己正在经历它(因为很多时候你甚至没有意识到你在生气),这样往往能让你冷静下来,因为突然之间,你会让自己与当前面临的事情拉开距离,突然之间,你会以一种不同的方式思考它。
Patrick Collison:五年里获得的四个决策实践
在运营公司的 5 年实践里,他对决策的理解与之前有四点不同:
决策速度更有价值:如果你能以一半的决策精度做出两倍数量的决策,通常效果会更好。
不能将所有决策都一视同仁地对待:将决策进行分解,看看它是否可逆,以及影响,然后再做决策。
做更少决策:做更多的事情,推动那些本应成为该领域专家的人来做决策。
讨论过程:当有人做出不同的决策时,讨论决策过程,而不是最终的结果。
Annie Duke:对企业领导者的决策建议
你必须让人们不要害怕做决策,让他们明白如果尝试后不成功,也没有关系。
与团队一起完善决策过程。
让自己更开放,去倾听不同观点的人意见。你的目标不是得出正确的答案,而是尽可能地提升达成目标的可能性。
Tobi Lütke:如何快速做出决策?
了解所有的数据或信息,然后做出决定(Tobi 认为如果你做到这点,你就比很多的商界人士做得更好,因为很多人都是先做决定,再找支持这个决定的数据)。
决策能力与你获取信息能力成正比:你很擅长在 X 领域做决策 = 你很擅长获得 X 领域的信息。
Tobi 一直在做一个事情,在每次做重大决策时都写一份日志。Tobi 会用一段话说明他做出的决策,以及做出这个决策的原因。这能帮助他避免出现事后诸葛的偏见。
1.2 每日一记
今年,我立了一个 Flag,计划像王兴那样,一天发一句感悟,或者学到的冷知识,亦或者我觉得很不错的话等。立这个 Flag 的原因是,希望通过这个行为来 push 我主动学习,如果某天我没有拿来值得发的东西,那说明这一天我过得太浑浑噩噩了。
本周的每日一记如下:
① 我们称之为文明的一切都是在过去 500 代人发明的。这样的时间跨度,还不足以使我们的身体和大脑进化。 我们仍然是一群尽最大努力,生活在完全不自然的环境中的灵长类动物。 这段话来自 Tim Urban,他是博客 Wait But Why 的作者。我之所以用这句话作为记录的第一句,是因为它让我感受到人类的渺小,人类文明仍然在一个早期阶段,还有很多机会。
② Taste is the enemy of creativeness。 这句话是毕加索说的。我的理解是,品味是由社会确定出来的人们应该喜欢的审美标准。 而创造力是运用想象力产生的原创想法。 有品位的艺术家不可能做出原创的作品,因为原创是标准的对立面。符合品味的作品只能是衍生品。
③ 是先有理论还是先有实践?是理论指导实践使之更有效,还是实践发展理论使之更真实? 这个疑问来自于《江泽明传》。
④ “The dead outnumber the living 14 to 1, and we ignore the accumulated experience of such a huge majority of mankind at our peril.” 这句话来自历史学家Niall Ferguson 这句话的意思是「逝者的数量是活人的14倍,我们忽视了人类中如此巨大的多数人的积累经验,这会给我们带来危险。」
⑤ 1996 年,有 3600 万人使用互联网。今天,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过 50 亿。那今天又有什么有 3600 万人用,未来将有 50 亿用户的产品? 这是我在 Twitter 上刷到的疑问,有意思的是这个疑问下面的回答。
Box 的 CEO 认为是 AI:
Gumroad CEO 认为是 Semaglutide。这是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,同时也是一种减肥药,我看了下新闻,非常牛逼(甚至 Nature 的网站上称它为 Breakthrough)。研究人员在人体上做了实验,实验参与者每周注射一次,16 个月后,有三分之一实验参与者体重平均减少了14.9%,而接受安慰剂注射的参与者体重则减少了 2.4%。而且该药物没有严重的副作用。但目前这个药物价格还比较贵,一个月的费用大约要 1000 美元。
我的答案可能跟大家想的很不一样,我认为单个 AI 产品无法达到这个量级,即使像搜索产品,也没能达到 50 亿用户,所以我认为可能广义的 AI 产品或许能达到这个量级,除了 AI 外,我认为还有两个产品(或者说技术?)有可能达到这样的高度:
mRNA 疫苗:截止到 2022 年 12 月,仅在美国就大约使用了 3.93 亿支辉瑞的 mRNA 疫苗,假设一人用两支的话,也有将近 2 亿用户。反观我们,在这个技术的实验和积累上,落后太多了。我认为未来 mRNA 疫苗的应用会更广泛。
基因治疗:这个现在的用户可以说非常非常少,但我认为这个技术的潜力非常大,且目前发展的速度远远超出大家的想象,我在本期小信号也分享了相应的新闻。
⑥ 如果你想养成健身习惯,不妨从 4 分钟的 Tabata 开始。B 站上有很多相关视频,挑一个自己喜欢试试。 养成每天健身的习惯真的很难,但我尝试了很多次 Tabata 后,我发现 它无需任何器械(最多最多只需要一个瑜伽毯),很容易就能开始,而且 Tabata 时间比较短,即使有放弃的念头,也会对自己说,不就是 4 分钟嘛。另外因为这个运动,有很多组合,所以做完 4 分钟,还可以重复做,或者换个教程做。不要小看这 4 分钟,一天做 2 组,一周即使只做 5 天,你也锻炼了 40 分钟。
⑦ 如果学习某样东西,你能在市面上找到非常多的学习方法,那么学会它最重要的就是恒心,而不是方法。 前前后后学习 Swift 也快一年了,为啥学习那么慢?我的总结是我常常纠结学习方法,导致花了很多时间在上面,并且走了很多弯路,坦率说来,还不如找一个相对喜欢的方法,然后一直坚持。
1.3 那个黄师傅
本期推荐一个最近在 B 站发现的 UP 主,他做的东西,真的很逗,有一种周星驰导演的电影《国产凌凌漆》里达文西的感觉:市面上的切尔西还是太保守了,看我的切尔鸡
二、小信号
最近越发觉得 AI 以及基因疗法已经到达拐点,可能 2~3 年内就会得到大规模的使用。很可惜,个人感觉在中国,民众对这两个领域的关注度都不如海外高。
最近看到一个新闻是纽约市教育部门在学校设备和网络上屏蔽 ChatGPT ,原因:negative impacts on student learning, and concerns regarding the safety and accuracy of content(对学生学习有负面影响,以及担忧其生成的内容的安全性和准确性),从这个新闻看,ChatGPT 起码在纽约的学生群里,有可能已经被大规模地使用。而在中国可能很多学生连 ChatGPT 是啥都不知道。
另外,还有人将这个新闻发到了 Twitter 上,Elon Musk 的回复很有意思。
另一个信号则与医疗相关。最近知名投资人 Cathie Wood(就是 ARK 的木头姐),在其 Twitter 上分享了一个有趣的新闻:上个月,英国一家研究医院 GOSH 对一个患有白血病的 12 岁女孩 Alyssa 进行了基因组编辑。在此之前,这个女孩已经进行了几十次的治疗,但都失败了,所以才选择了尝试基因编辑治疗方法。7 个月后,她的癌症治愈了。这个消息很少投资人知道。
尽管这个消息在美国血液学会 ASH 上引起了轰动,但因为去年的熊市,导致很少有投资人关注这个消息。
三、惊叹时刻
Three Products
本周推荐的产品有:
Learngpt:ChatGPT 有很多玩法,一个人的想象力可能不够,但一群人一起想应该能产生很多有意思的想法。这个网站就记录了各种 ChatGPT 的玩法,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看看。
Post:这个产品是前 Wave(地图导航 App,2013 年被谷歌以 10.3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) CEO 做的社交产品,产品类似于 Twitter,愿景是构建一个人人平等,并享有充分言论自由的社交平台(没有审查,但有规则,规则由社群决定)。功能上,和 Twitter 差异化的功能有 ① 可以发任意长度的内容 ② 支持付费阅读功能 ③ 支持打赏功能。
Fable:网页版 AE ,但需要注意免费版仅能制作最高 1080p 30 fps 的 30 秒内的内容。
Two Videos
第一个视频是宇航员在 Chris Hadfield 在国际空间站上演唱的 Space Oddity 视频,这也是第一部在太空中拍摄的音乐 MV。这首歌听得我热泪盈眶,这才是人类最大的浪漫吧。坦率说来,我们的宇宙科普不能仅仅只是一些科普实验,可能还需要一些人文浪漫吧~(我并没有说课程不重要,只是觉得现在的所谓的小课堂太死板了)
前面有提到 Tabata,我最近一直跟着这个视频练习,对大体重,以及很久没运动的人来说会比较友好,做完有点喘,但不会有非常非常累的感觉,我目前可以连续练 3 次。
One Question
又到了一年一度的 AMA(Ask Me Anything)环节,你可以在飞书群里回复你的提问,我计划在 Issue 88 期统一回答大家的问题。
用飞书 App 扫码加入随意搜寻话题群: